数字化校园建设到智慧校园建设的三个进阶 |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新闻 > 正文 |
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,取得了不少成绩。跟随着“数字化校园建设”的提出,“智慧校园”提法也崭露头角,那么“智慧校园”相较于“数字化校园”有哪些进阶性的改变呢?
一、传统数字化校园缺点
1.缺乏整体规划
信息化建设无整体规划,各种应用系统随着当期的业务需求驱动而建设,对未来长期发展演进的需求考虑不足。
2.信息孤岛现象严重
各种业务系统独立部署,互联互通不畅,标准程度较低,形成信息孤岛,优质资源的共享机制尚未形成。
3.基础网络存在优化及升级的压力
随着多媒体教学、在线教育等新型教育模式的发展,教育数据中心的建设,以及管理信息化服务的快速推出,均对教育基础网络的性能、可靠性、业务支撑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。
因此,在教育信息化系统建设时,需要考虑统一规划、弹性部署、资源共享、持续发展的策略,兼顾当期业务与长远发展的需求,实现基础网络与信息化服务的平滑扩展。智慧校园便应运而生了。
二、当下的智慧校园建设情况
1.统一规划,绘制“智慧校园”总体蓝图
智慧校园解决方案是包括基础网络层、数字化软件平台、系列化智慧服务在内的综合性架构。它是以云计算为核心,以高性能的宽带网络统一承载,向客户提供协同应用、深度融合的综合信息服务,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,提高管理效率,促进教育与科研的创新。
2.打造院校私有云平台,教育信息化进入“云时代”
作为一种信息服务模式,私有云计算可以把大量的高度虚拟化的计算和存储资源管理起来,形成一个大的资源池,使得资源实现按需、动态、弹性的分配,提供给校园各应用系统使用,提供方便、快捷、融合的服务。
3.融合与创新,实现全方位服务
基于私有云平台实现的智慧校园,在云端将应用虚拟化,各种服务共享计算资源、存储资源、网络资源、运营资源、管理资源和安全资源等。实现了全新的服务模式。
三、智慧校园解决方案
信息化阶段论——诺兰模型
诺兰模型对智慧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根据诺兰模型,系统间独立产生的信息孤岛、数据不一致,是控制阶段的典型体现,而只有发展到整合应用阶段,信息化才能全面支撑并深入融合学校管理和教学业务。现今,仅3%左右的职业院校走到了整合应用阶段。